白龙出水三大战法 楚门八景?

[更新]
·
·
分类:城市
1572 阅读

白龙出水三大战法

楚门八景?

楚门八景?

1、东桥水月[清]岁贡生张英风
   畴将白玉盘,长向波心掷。
   往来桥上人,可望不可即。
   过去的东升桥,是座古朴端庄的拱形石桥。每当皓月当空的夏夜,微风拂拂,桥旁垂柳依依,河面水波粼粼。一日辛劳的人们,坐在桥头纳凉聊天,赏心悦目。诗人将映照在清澈河面上的一轮圆月,比作掷向波心的白玉盘,往来的人们可以看望它但无法接近。寥寥数笔,就把“东桥水月”的美景描绘得恰到好处。
   1977年,将原有供形东升桥改平加宽至6米,人来车往,道路畅通。每逢夏、秋夜晚,劳动人民休息桥头,欣赏水月美景。
   2、离峰红照[清]叶佩蘅
   海城凭藉镇南离,突兀撑天髻压欹。
   独占光辉红到顶,朝阳照早夕阳迟。
   楚门南有丫髻山,俗名大山头。雪溜尖峰峦高耸,突兀撑天,遥望如美人梳髻,伫立云端。早上,旭日东升,五光十色。傍晚,落日余辉,绚丽多彩,古人称为“离峰红照”。
   3、南浦渔舟[清]增生叶芝芬
   曲折筠岗活水来,渔歌唱和晚烟开。
   此中不减吴松美,网得银鲈也四腮。
   丫髻山北麓为山下浦(现名山后浦),旧时可通海。这条浦一直通至楚门南门城脚,人称南浦。潮涨时,海水溢入浦内;潮退时即变为淡水冲。浦内盛产鲈鱼,可与松江所产四腮鲈鱼媲美。当时居民十有九户以舟为家,捕鱼为生,故称“南浦渔舟”。
  清代时,经围塘筑斗门,防海潮侵入,山后浦变为淡水河,灌溉田园,居民在此安家,竟将沧海作桑田。
   4、浦口观潮[清]王咏霓
   分水山前日影低,漩门渡口鹧鸪啼。
   寒潮日夕两来去,莫道东流不复西。
   深浦是港北往港南的渡口,原靠摆渡往返。距渡不远的漩门,危崖陡起,对峙如门。下有石岩自海底过峡,潮汐往来,波流湍急,险涡骇浪,水势惊人。每逢八月大潮,远近的人都要到此观潮。“浦口观潮”因而得名。
   1977年5月间,漩门的堵港截流工程完成,10月1日正式通车,聘驰玉环楚门间。
   5、高阁文房[清]增生叶芝芬
   西山杰阁倚云开,双桂森森左右栽。
   静坐一编方展现,天香几阵透窗来。
   古时西青山,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山巅有文昌阁,下为天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天香书院改为玉海书院讲堂。
  文昌阁飞檐高卷,栋宇峥嵘。门前两侧石崖上有凉亭、石桌、石凳,是游人停息赏景、奕棋、吟诗作赋之处。园内左右栽有桂花树各两株,当金风一起,幽香四溢,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人称“高阁文房”。
   现在楚门区中心校的礼堂、前座楼房及两横杆,原系文昌阁旧址。
   6、西崖滴翠[清]岁贡生张英风
   郁郁复葱葱,西崖百草丰。
   天然图画展,倪米不能工。
   西青山上原有天后宫,宫前有一道石崖,岩陡数丈,百草丛生,藤萝蔓挂,一片翠绿。不论晴雨,水珠一点点沿峭壁滴入石窟,叮咚作响,声若弹琴。这样一幅天然图画,连元朝大画家倪瓒和北宋书画家米芾都不能描绘出来。古人美其名“西崖滴翠”。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利用西青山坡地建新房,已将西崖掘平奠基,石窟填实,扩建路道。“西崖滴翠”一景,今已圮废。
   7、北渚环流[清]岁贡生张英风
   玉水本方流,璇源多圆折。
   知有骊龙珠,伊谁探可得。
   楚门水洞门外的公路桥,过去是三陛桥,人称三眼斗门。每当斗门开启时,流水激冲斗门前的围渚,分成两股,左右环折,波涛翻滚,哗哗有声,恰似白龙戏黑珠,古人称此为“北渚环流”。
   8、中街鱼市[清]岁贡生张英风
   不问寅与巳,鱼鳞匝地摊。
   冯灌如客至,剑铗不须弹。
   楚门街区中心——十字街,“不问寅与巳,鱼鲜匝地摊”,从寅时到巳时(清晨到午前),这里是鱼鲜市场。足见楚门地处海滨,水产资源历来丰富。若战国时孟尝君门下食客冯来此作客,看到这满街的鱼鲜,就一定不会弹着剑把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了。可见“中街鱼市”,名不虚传。
   后因十字街市场拥挤,于民国28年(1939)农历正月廿八日,将鱼摊迁设南大街

买入口诀100句?

买入口诀
1.一针锥底,买时时机
2.三军会师,看好后市
3.双管齐下,买进不怕
4.白龙出水,短线作为
5.五阳上阵,股价弹升
6.身抱多线,好景出现
7.三棒撑地,行情见底。
8.双杆通底,反弹在即
9.三杆通底,后市可喜
10.重锤坠地,后市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