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一般几岁可以自愈 孩子尿床和遗尿症怎么区分?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391 阅读

儿童遗尿症一般几岁可以自愈

孩子尿床和遗尿症怎么区分?

孩子尿床和遗尿症怎么区分?

生后10~18个月的婴幼儿即可开始训练自觉控制排尿。但有些孩子直到两岁甚至两岁半时才能控制白天的排尿,而晚夜间依旧出现无意识的排尿。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现象,与孩子泌尿系统的发育有关。如果孩子一直到五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者晚夜间不能通过唤醒的方式来排尿,需要考虑遗尿症。也就是通常说的夜尿症。如果孩子在五岁以后还有尿床的情况,需要进行分辨是原发性的遗尿症还是继发性的遗尿症。原发性的遗尿症是指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存在遗尿的情况。而继发性遗尿症是指孩子曾经停止遗尿至少半年,以后再次发生遗尿的现象。由于大部分孩子的遗尿都是功能性的,所以国外使用尿床警报器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前唤醒孩子进行排尿,随着孩子的排尿功能的逐渐成熟,夜尿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遗尿症(Noctunal enuresis,NE)俗称“尿床” (bedwetting),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仍不能从睡眠中醒来控制排尿而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Noctunal enuresis,NE)。NE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据国外统计,5岁儿童NE占1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10%-15%;到15岁时,NE占2%-5%,但在成人中仍有1%-1.5%NE。遗尿症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近年来,遗尿症得到广泛重视。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若未经治疗,症状可持续到成年以后。

一般遗尿的孩子什么时候会自愈?

孩子遗尿发生因素
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②睡眠过深;③心里因素:④遗传因素。
原因分析
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主要是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膀胱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睡眠过深,入睡后未能感觉膀胱膨胀,导致遗尿,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导致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举措建议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