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橡皮泥做成小丑 3岁难度大点的玩具?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989 阅读

怎样用橡皮泥做成小丑

3岁难度大点的玩具?

3岁难度大点的玩具?

1.橡皮泥
在所有的玩具里,兼具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最不能少的就是彩泥了。
彩泥软软的,任由孩子揉搓,孩子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任何他想要的形状,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彩泥。
2.平衡积木
平衡积木在积木堆搭的基础上增加了平衡的概念,增加宝宝的平衡感。
宝宝通过将积木一个个叠到底座上且保持平衡,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专注力,也是考验耐心的小游戏。
大小不一,丰富色彩的积木,可以激发孩子的视觉感官,认知色彩、大小、形状。
CC2-3岁之间玩这款小丑平衡积木的次数非常多,小丑的身体很薄对平衡性的要求更高,倒了重来、再倒再重来...

世界名校青睐哪些学生?

最近接触了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国际学校,一直不明白在国际学校里,从幼儿园到高中,动辄每年十几20多万的学费到底值不值。除了大家都能看到的,譬如校区高大上、素质课程多样化、外语环境浓厚等明显特点外,这些国际学校究竟贵在哪里?
在与几个学校的创始人及校长深入交流后,才发现,最大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教养的思维模式。尽管各学校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但对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却无一例外。
我们知道,IB课程是被当今世界各国、各名校认可度最高的,真正无国界全球通用的国际课程,但也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相对而言更难的课程。如果你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完成了IB课程的学习,那么无异于大半只脚已经踏进了世界顶级名校的殿堂。而IB课程的核心即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创造和评价能力,也可以说是创造性思维。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世界一流课程研发的初衷,便是面向精英少年的,那些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这些课程不过是一种筛选工具。但如果我说,创造力是可“教”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而习得,你信吗?
创造性思维并非天生
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有一个叫终身幼儿园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创造力的培养实践,该团队对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出了一套框架与理论,他们认为创造力是可“教”可培养的。孩子虽然天性好奇,到哪创造力不一定会自然生长。就像园丁为植物创造一个好环境一样,教养者可以培养一个让创造力生长的环境。
牛顿被苹果砸中而发现万有引力,就好似上帝的亲吻一般幸运,但实际上这完全属于后人一厢情愿的传奇故事。牛顿曾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发现的万有引力。
真实历史是早在牛顿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与牛顿同时期,还有哈雷和胡克等都提出有关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胡克曾在给牛顿的信中介绍了一种分析曲线运动的新方法,使牛顿深受启发,最后引力理论的提出更是建立在无数计算验证的基础上才有的。至于那个苹果掉地的故事,也就是牛顿讲给大家听的一个故事而已。
正确的创造性思维是什么?
在判断孩子有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测验——砖头有什么用?孩子们被要求在两分钟内写下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用途。如果孩子想了半天,只写出了砌墙、垫脚这样的答案,就是没有想象力;若是进一步写出雕刻、收藏、甚至吃,那就是有想象力。这样判断真的靠谱吗?对于真有想象力的人来说,砖头有多少种用途莫不是取决去写字的速度?砖头可以作为古董收藏,换做其他物品岂不是也都能说通。
如今互联网无处不在,在一二线城市互联网工程师更是满地都是,即便是高中毕业也丝毫不影响其成为一个好的Jave,因为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已经有很好的工具和教学手段,技术入门门槛较低。但高端科技研发就不同了,人工智能的门槛就要高很多,通常要达到研究生、博士水平,有机会接触到第一线研究结论,了解了当前技术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驾驭。
所以,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但要求新颖,更要求正确和有用,体现在勤思考、常动手、常提问、敢质疑、不放弃等方面。鼓励创新的正确做法是鼓励入门,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天马行空的妄想。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世界变化很快,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让单纯的知识记忆变得不再唯一重要,学校和家长如何用过去20年的经验去教育下一代,使之在未来20年的世界里有足够竞争力?
最近几年,美国的stem教育开始风靡世界,在中美教育的比较交流中,2017年,我国教育部明确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开设小学科学课程。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竞争力计划》中讲到,“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后来,奥巴马又在《美国创新战略》中提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我们的孩子旺旺擅于解答考点知识,但课本知识是有标准答案的“已知问题”,真实生活中的“未知问题”,孩子们怎么发现,怎么分析,怎么解答呢?答案自是:尽早培养创造性思维。
5-6岁是发展创造力的第一个关键期,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早越好,我建议从4岁就开始。从美国的经验出发,stem教育无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选。它的精髓在于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性,它尤其聚焦学生的创新力,并提倡多学科间的跨领域融合,是培养孩子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4岁时,孩子的动手、语言表达能力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完全可以适应stem课程的学习。
另外,在选择游戏材料及语言引导方面,也是教养者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当孩子说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小丑,有的家长会斥责其“胸无大志”,而有的家长却鼓励道“太好了,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眼界一定也是不同的。
曾有人问一个科学家“你的小学同学成绩跟你差不多,为什么你能成为科学家,而他们却不能?”这个科学家回答说这归功于我的母亲。其他同学回到家时,母亲就会问:你今天回答了老师的几个问题?而我的母亲却问:“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这就是我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对于玩具和游戏材料,我建议大家关注这三点:简单、被动、任意年龄段。
一个炫酷的玩具刚开始可能会非常吸引孩子,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失去兴趣。但如果是拼插积木的话,玩法取决于孩子的心情和他自己对创造性的解释。简单的玩具反而有更多的可能性。
电子产品也定会让孩子保持一定的注意时间,因为声光电强烈刺激着他的感官。但要涉及到专注力的提高,一定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完全处在主导地位。积木、彩泥、动力沙这些玩具不会像声光电玩具一样吸引孩子,它们只会静静地躺在那里,宝宝如果想做什么,从大脑产生想法到最终实施,全程都必须自己主导一切。
由于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注意程度不同,加上孩子认知、动手能力的变化,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呈现状态。选择积木、黏土等类似这样年龄跨度大的玩具材料,更有利于思维发展的延续性和创新的产生。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难以预测未来的变化。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在未来,一个人具备的某项技能不会是最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会比任何技能都重要,并且只会越来越重要。幸运的是,创造性思维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训练而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