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评语大全集 从哪些角度评价话剧演员的表演?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658 阅读

戏曲评语大全集

从哪些角度评价话剧演员的表演?

从哪些角度评价话剧演员的表演?

首先,肯定就是临场的发挥,看是不是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二,看其声音是否浑厚是否响亮。
第三,看与别人的合作是否可以完美结合,毕竟一部话剧表演也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

自乐班唱戏怎么评价?

自乐班唱戏虽然没有专业人员功底。但也基本唱出戏剧水平。而且参加人员很敬业。精神头十足。

对春晚的精彩评价?

对春晚精彩评价:
春晚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体现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每年的春晚可谓是一次文化盛宴,歌舞、小品、戏剧等琳琅满足,精彩呈现,这顿“文化年夜饭”里盛满了中国元素。

如何评价戏剧《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戏剧作者却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有意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因而长期以来对此剧褒贬不一。尽管对该剧的思想倾向有不同的评价,但褒贬双方对《四郎探母》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艺术成就都一致公认。 后来此剧又经很多人反复加工、修改,具有不同的本子和唱腔流派、表演特色,所以该剧堪称清代戏剧艺术的代表作。
题目为“评价戏剧《四郎探母》”,太大了,据我所知《四郎探母》有很多剧种上演,如曲剧、秦腔、花鼓戏等,实在说不过来。只从影响力最大的京剧说起吧。
京剧《四郎探母》是一出脍炙人口的好戏,作为一部情感刻画很深、唱腔艺术成就也很高的作品,很多演员都喜欢演唱《四郎探母》。它还常常成为名家的联袂演出的大合作戏。至于说如何评价《四郎探母》,篇幅所限也只能从艺术角度谈谈个人看法:
1:京班大戏
京剧《四郎探母》一般演十一场:
《坐宫》,《盗令》,《别宫》,《过关》,《巡营》,《见弟》,《见娘》,《见妻》,《辞堂》,《回令》,《斩辉》。剧情紧凑,情节生动,故事感人,结尾团圆。
2:一部久演不衰的骨子老戏
该剧很早就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同光十三绝”中后排右起第一位即为杨月楼扮演的《四郎探母》之杨延辉。其实略早于杨月楼的老生“三鼎甲”之一、余叔岩的祖父余三胜就擅演此剧,而且留下了传颂梨园的舞台佳话。据说当年饰演铁镜公主的胡喜禄因故误场,台上的余三胜随编随唱,连唱了74个“我好比”,几十分钟的救场演唱,一可见演员综合功力,也可见该剧几乎京剧形成以来就以基本成型。
3:多种风格终归于谭
当年老生名家擅演此剧的甚多,整体风格有张二奎的“奎派”演法和余三胜的“余派”演法。“伶界大王”谭鑫培该剧宗法余派路数,委婉细腻,并由百代公司灌制了《坐宫》中“杨延辉坐宫院”一段,大概算是最早的音响资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欣赏一下。虽经谭富英先生对全剧加工整理,有所发展,可以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比当今的唱法,现在演员所唱基本都是谭派的腔。另据传说,该剧点睛之笔的“叫小番”,早期是没有的,“嘎调”唱法始于谭鑫培,并代代相传至今。
4:行当齐全火爆热烈
该剧人物众多,行当齐全,除了花脸之外,几乎汇集了所有行当。老生、青衣、老旦、小生、丑各擅胜场,精彩纷呈。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唱腔之余,还能享受到丑角插科打诨、风趣幽默带来的轻松愉快。这也是该剧经常用来名家大合作的原因之一。
5:唱腔精彩名段甚多
《四郎探母》一剧自始至终采用西皮唱腔,囊括了西皮所有唱腔板式,既有四平八稳的慢三眼,如杨四郎的“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铁镜公主的“猜一猜驸马爷袖内机关”,萧太后的“老王爷金沙滩”,以及杨宗保巡营的”小生娃娃调”等,又有疾风骤雨般的快板对唱,如《坐宫》的“我和你好夫妻”、《见弟》的“家住山东磁州郡”等等。不论是老旦佘太君“一见娇儿”的响遏行云、酣畅淋漓,还是老生杨四郎“老娘亲请上受儿拜”的迂回婉转,一波三折,都是难得的经典名段。
总之《四郎探母》是一出艺术性很高难得的精品名剧。
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